早前《孤獨搖滾》🎸 的電視版編劇吉田惠里香在一場座談會上,解釋了動畫化時對濱路晶的漫畫原著做的一些改動。小孤獨(後藤一里)在浸冷水浴時本來是沒穿衣服的,編劇組給她穿上泳衣 🩱;在台上彈結他時讓女生的胸部晃動 🫨,編劇認為是不會發生的;女生們互相談論胸部的大小 🍎🍑🍒,也是現實中不會出現的對話,她也刪去了。她說所有這些 fanservice 都是「ノイズ」(noise)(雜音),會妨礙觀賞作品的主題,即是一個性格內向的女孩,通過加入搖滾樂團而改變了自己的人生。她也會考慮到是不是適合讓家中的孩子看 🫣,來作為取捨的準則。她不希望因為這些「雜音」而令一些觀眾卻步。製作組的目標是讓這部作成為「霸權」👑,即是大獲全勝的意思吧。為此,必須盡量擴大觀眾面。
這番言論惹來了一些不尊重原作者的爭議,還有粉絲發起要把吉田逐出第二季製作組,但編劇也有說所有改動都是跟漫畫家商議的結果。我覺得不存在不尊重的問題,而是製作組的目標是甚麼,和怎樣達到的目標。在這樣的前提下,做些微改動也沒有很大的不妥。👌🏼 (原著漫畫中小孤獨為了逃避去打工,而刻意浸冷水浴令自己感冒,的確有看到局部裸體,但並無色情的感覺,之後穿內衣吹風扇也只是為了搞笑效果,是不是兒童不宜真是見仁見智 🤔)
當然去除「雜音」也不一定因為想成為「霸權」,也可以是出於品味和世界觀的原因。這種情況通常出現在擁有非常強烈的個人風格的改編者手上,就像押井守改編士郎正宗的《攻殻機動隊》那樣。士郎正宗的原作,無論是畫風或主題構思都是無與倫比的 👍🏼,但是,也存在大量「雜音」。漫畫一開始就是少佐(草雉素子)跟女性朋友在進行虛擬性愛 🙈,之後又有大量近乎色情的身體特寫。士郎正宗的風格,用「鹹濕」🤤 來形容也不為過。漫畫中又有不少 chibi(ちび)🤪 的搞笑畫面,都是「正宗」漫畫常備的元素。但是,一到了大導押井守手上,便變得嚴肅到無以復加 😑。雖然動畫中的少佐身材也很火辣,但她的人設卻完全地無性化,基本上是一台沒有性欲的戰鬥機器 🤖。也不要說搞笑了,少佐連微笑好像也沒有露出過。😶(不只是押井大導的劇場版,甚至是往後不同導演的電視版,少佐的形象都一如以往地嚴肅深沉。🙊)當然不是說少佐沒有感情,但感情為何物,正正是令她感到困惑不解的事情。《攻殻機動隊》系列是沒有「雜音」的純粹作品的最佳代表,雖然沒有成為市場上的「霸權」,但藝術成就上的「霸權」應該當之無愧吧!👸🏻
我剛又想到,上次談的《薰香花朵凛然綻放》🌸 也是這種沒有「雜音」的作品。當然還是有搞笑的 chibi,這個《孤獨搖滾》也有很多,很誇張的表現。所以是說沒有性聯想方面的 fanservice 而已。這也是漫畫原作者的意圖吧,所以完全沒有改編時遭到刪改的問題。同期的《戀上換裝娃娃》👘 則是另一個極端,透過 cosplay 這個題材,明目張膽地大騷女性身體。👙《2.5 次元的誘惑》也是這樣。不過,既然是跟主題相配,也自然沒有「令人分神」、「不合情理」和「雜音」的問題了。這就是形式與內容是否一致的老問題吧。🐣
日本的動畫改編一般都非常尊重原著,很多分鏡都可以跟漫畫一格一格地對照。所以每次出現刪改,都會惹來原著粉絲的很大反應 😡,特別是那些 fanservice 成癮者,或自稱為「紳士」🤵🏻♂️ 的一群人,一看到刪改就會大喊審查 🤐,好像個個都是自由志士似的。前不久有些人便在吵,電視版刪走了海夢在淋浴後,赤著身子露出胸部,內心掙扎著穿甚麼內衣去面對和五條新菜的第一次的鏡頭。✂️ 當然所謂「第一次」只是煲無米粥 🤷🏻♀️,老實得過火的新菜買的只是能量飲品而不是壯陽藥,目的只是想用通宵打機來避免在海夢家「過夜」的尷尬。🕹️
相反的情況也比比皆是。抱怨 fanservice 的不只像吉田惠里香這樣的女性編劇,也經常聽到觀眾不滿加插粉絲福利的習慣破壞了觀賞經驗,甚至損害了作品的純粹性。有人覺得在《葬送的芙莉蓮》🧝♀️ 這樣嚴肅又抒情(雖然也有不少打鬥)的作品中,不應該經常強調費倫的胸很大,或者讓芙莉蓮穿內衣在床上滾來滾去。諸如此類的「雜音」令人分神,應該刪除。當然有些作品真的是「雜音」多到變成「主音」的。好像《不時輕聲地以俄語遮羞的鄰座艾莉同學》,連我也覺得完全是掛羊頭賣狗肉,只是想不斷製造意淫的場面而已,假情假意,看下去根本是浪費時間,不如索性去看色情動漫好了。但是像《敗北女生太多了!》這樣卻不好說。很多情節明明只是 fanservice,好像男主溫水同學無端端跌倒壓在女同學身上 😳,或者一不小心跟運動型女同學檸檬被困在更衣室內,而對方又竟然因為中暑而迷迷糊糊地脫去了衣服壓在溫水身上。🙄(溫水人畜無害但卻豔福無邊的羊頭人設,賣的就是這樣的狗肉 🐶)諸如此類的「意外」在類型當中一點也不意外,而幾乎是等著它出現的常態。說到底就是一大堆套路的翻炒吧。🥱 但是,動畫(原著輕小說我沒有看)對女生們渴望戀愛和遭受挫敗的刻劃卻又真的很到肉,情景和氣氛描繪都很好,人設和畫風也很討人喜愛。所以也不能說,它在抒情方面不是成功的。看這樣的作品,一時清音,一時雜音,一時純真,一時鹹濕,一時正經,一時胡鬧,要認真講究的話,真的會精神分裂啊!🤯
我不會像那些「紳士」粉絲那樣無聊,動不動就抗議敏感內容在改編時被審查。畢竟每一個改編製作,在面向甚麼觀眾和聚焦在甚麼重點上,也有自己的實際考慮,不是一句忠於原著就可以決定一切的。但是,如果一面倒地以「雜音」為準則,去斷定甚麼可以說,甚麼不可以說,也是很片面和危險的事情。當然有不少沒有「雜音」的、「 純粹」的作品成為了老少咸宜的經典,當中以宮崎駿的作品為代表,但如果簡單地劃一條界線,把沒有「雜音」的稱為藝術,而反之的稱為品位較低的通俗娛樂,我覺得對文化鑑賞是有害無益的。
就算行內有許多完全靠 fanservice 騙觀眾的庸俗作品,又同時有許多心甘情願滿足於此的 fans,也不能全盤否定動漫界源遠流長的套路的存在價值。不嫌誇張地說,套路是大眾類型的命脈,沒有套路就不成類型。Fanservice 這種東西,從一開始就植根於動漫這個類型。歷代兒童和青少年恩物《哆啦 A 夢》(上一代叫做《叮噹》),也有一個愛沖涼的靜香 🚿。未發育的小女孩赤裸坐在浴缸旁邊的畫面 🛁,有必要嗎?有害嗎?應該刪除嗎?高橋留美子是女漫畫家,但《山 T 女福星》的拉姆穿虎紋比基尼飛來飛去,《亂馬 1/2》又充斥著變成女身的亂馬裙拉褲甩的畫面。當下播放中口碑極佳的《藥師少女的獨語》和《膽大黨》,都沒有排除 fanservice 的元素,只是融合得比較自然而已。所以,不能說一有 fanservice 便會降低品位,淪為宅男意淫的工具。史上最嚴肅的科幻作品之一《新世紀福音戰士》,也同時是「新世紀福利戰士」💝,成功虜獲了無數少男的色心。💓
動漫套路的另一大門類是搞笑形式,chibi 是其中一種手法。「ちび」在日語中是「小」👧🏻 的意思,香港通常叫做 Q 版,即人物的可愛造型變化 👻,通常是頭大身小,沒有頸,眼睛變黑或變成一點等。有時候出現太多 Q 版也是一種干擾。像《鬼滅之刃》👺🗡️ 這樣題材沉重,人鬼不斷廝殺,背後盡是悲慘故事的動漫,卻大量加插 chibi 畫面。😢😝 正氣凜然的人物突然變成可愛的娃娃,做出低能的事情,如果看不慣的話,的確會有點不知所措。之前還非常可愛又性感的人物,好像戀柱甘露寺璃蜜 🍯,下一幕卻要慷慨赴死、從容就義 💀,情感幅度變化之大,在敘事形式上可謂極盡所能了。(有趣的是,劇中的鬼卻由始至終都非常正經,從沒有 Q 版出現。試想想無慘如果變成 Q 版會怎樣?👻 莫非成為鬼的其中一個特點就是不再可愛?🤣)
無論是軟性色情還是搞笑,我覺得也是動漫這個類型的根基。拔掉了這個根基,它的生命便要枯萎。嚴肅純粹的作品確實是很有價值,但它們只是動漫中的異數,不是常數。很多成功的作品,還是會適量地、靈活地保留類型的套路。相反,毫無創意地濫用套路,無論是出於懶惰還是嘩眾取寵,也會令作品失去生命,淪為自我沉溺的工具。🫠 重點不是保留還是去除套路,而是推陳出新,在成規和習慣中尋找變化的可能。
我絕對不是說成規就是好,習慣就是對。正如任何類型(包括嚴肅文學),動漫中肯定有很多垃圾 💩,也有人只沉迷於垃圾的部分。例如二創有很多有創意的,但也有很多只是用來 FF 的、自 high 的。自從 AI 生成圖片出現,突然人人變成「紳士」,把當紅動漫女角變成「我老婆」。🤮 但這些噁心的東西應該禁止嗎?這些「雜音」應該清除嗎? 當有人貼和粟薰子的圖(雖然我超愛她 💘),然後說太多女仔賣弄曲線,希望自己的女友像薰子一樣 dress properly,不是立即泛起了甚麼不妥的味道嗎?🫢 我們願意生活在一個沒有「雜音」的世界嗎?如果在某些國度,連寫 BL 都要坐牢,乾淨和健康的代價是甚麼?🤔
更積極地說,動漫世界保留了某種中世紀的狂歡節精神。😇😈👶🏼☠️ 打破上下、高低、雅俗、正經與下流、正常與變態、嚴肅與嬉鬧的隔閡,把極端和相反的元素並置、交替、互換、倒轉。動漫可以令我們上一刻大笑 😂,下一刻流淚 😭,上一刻情欲流動 😍,下一刻又義憤填膺 😠。正所謂「有容乃大」,我覺得與排斥性的嚴肅藝術相比,類型作品更加有條件做到。
日本動漫也許是現今世界上殘存下來的,唯一未向政治正確觀念臣服的主要類型。但這並不是說它維持著保守的狀態。相反,很多元素都隨著時間而進步了。好像以女性為主角、為領導、為最強人物,甚至是全女班的故事,都大量增加了。👩🏻👩🏻🦰👩🏼🦳👱🏾♀️👩🏻🦱🧔🏻♀️👧🏻👵🏻 雖然部分是市場因素所促成,但怎樣說也是一種解放。
類型的生命力,是能夠不斷吸納和演變。當中的獨立創作個體當然作出了貢獻,但它的力量是來自總體的。拆除了總體的根基,個體就沒法再發揮。消除了所有雜音,便甚麼聲音都沒有了。剩下來的,只有一片死寂。🥀🍂
哎呀,一不小心便寫了很嚴肅的一篇!🙉 自打嘴巴!🙊 罪過罪過!😅
下次再來說廢話吧!😜
🐵 後話:寫文之後,才讀到吉田惠里香座談會的完整報導,更深入地了解她的創作觀。她提出了很多動漫處理女性角色的問題,身為女性的我非常認同。👍🏼 但為免打亂本文的節奏,我就不加插補充了,留待下次再來詳談吧!(Yeah ✌🏼 又找到寫文題材了!😁 )所以請讀者注意,本文說的「去除雜音」是廣義的引申,而吉田小姐則只是針對特定作品的商業定位來說。我完全沒有批評她的意思呀!🥰
很同意呀,有難得的撒必思怎麼可以刪掉了^o^